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经济学科举办第三届“历史视野下的经济发展与思想演进”学术研讨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6-24 点击数:

6月22-23日,第三届“历史视野下的经济发展与思想演进”学术研讨会暨2023年全国经济史与思想史博士生论坛在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圆满举办,本次研讨会是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经济学系建系百年系列活动之一,由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邹至庄经济研究院主办,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经济学系承办。

22日上午,会议举行开幕式,由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教授、《中国经济问题》执行主编张兴祥主持,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问题》主编周颖刚教授,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张侃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书记、副所长,《经济思想史学刊》主编朱恒鹏研究员先后致辞。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校长助理方颖教授、厦大经济学科师生以及参会代表们参加了开幕式。

周颖刚代表厦大经济学科对各位专家、学者莅临参会表示热烈欢迎。他提到,100年来,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经济学系始终秉持着王亚南先生的治学精神,立志于传承传统学科使命,通过深入研究、实证分析和国际交流,致力于对经济发展历史和经济思想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探索。《中国经济问题》同样致力于发扬和建设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他表示,希望能通过《中国经济问题》这样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国内学者对于传统学科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一起为创新性的理论文章提供一个成熟的舞台。

张侃在致辞中提到,厦大经济学科和历史学科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经济学科带动历史学科在某些交叉研究方面有重要推动作用,希望未来继续发扬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优秀的学术传统,促进经济学科和历史学科的相互交融。他期待,随着大数据等新兴工具的出现,两个学科在未来能够突破学科壁垒,达成深入合作,吸引更多青年师生参与其中,本次的学术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朱恒鹏在致辞中表示,现实经济研究进入了瓶颈期,而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能为现实经济研究注入养料,经济史及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春天已经到来,本次会议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在经济史和经济思想研究上,他提出四个研究方向以供参考:一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经济思想史研究;二是有理论创新的经济思想史研究;三是经济政策史与经济政策思想史研究面向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经济政策问题;四是与经济史相结合的经济思想史研究。

本次会议为期一天半,共邀请到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郑振满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魏明孔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燕红忠教授三位知名学者,他们为会议带来精彩的主旨报告。

郑振满:民间契约文书与产权秩序

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郑振满教授带来首场主旨报告。郑老师主要探讨中国民间社会利用契约文书来建立与维护产权秩序的概貌。契约文书是民间写本文献,具体形式表现为凭证、合同和礼法,其机制主要是授权、协商以及惯例三种。目前,中国现存契约文书极为丰富,为现今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原始资料,但现有基于契约文书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从田野调查入手重建文献系统,以探究契约文书对产权秩序的确认意义重大。

郑老师指出,契约文书确立的规范体系与产权秩序的形成密不可分。近年来,在永泰县政府的支持下,郑老师及其所在团队在永泰山区开展广泛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丰富的民间契约文书,试图通过契约文书的解读,考察明清以来永泰山区开发与山林产权归属问题。永泰的山林纠纷较少涉及山场的归属,更多集中在经营权与收益权。永泰民间的现存契约文书,主要是历代分家的文书和历次产权交易的“上手契”。永泰民间的产权交易必须提交“上手契”,以证明产权来源的正当性。

魏明孔:隋代高颎与唐代杨炎财税思想比较刍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魏明孔教授带来第二场主旨报告,主要探讨了隋唐两代财税思想的传承与延续。

魏老师在报告中指出,传统中国社会的税收复杂,隋唐时期的财税情况与其盛世的形成值得关注与梳理。魏晋南北朝时期,税收征纳随意性较强,隋代的统一为财税改革创造了条件。在高颎的主持下,隋初全国范围内实行“轻税之法”。“轻税之法”通过提高征税年龄、减少力役和户调绢等措施,降低纳税者负担,使得隋代出现“开元盛世”。然而,隋炀帝时期一改“轻税之法”,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隋代短命而亡。唐代前期“以隋为鉴”,实行轻徭薄赋基本国策。唐德宗建中元年,杨炎主持的两税法制定了“量出以制入”的制税原则,以控制全国的财政收支,其实施的税收三分法较好地实现财政在中央、藩镇、地方的分配,保证了唐王朝的统一与久兴。

最后,魏老师指出,隋代高颎与唐代杨炎财税思想与社会实践均建立扩大税源,在减轻纳税者负担的基础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燕红忠:近代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及其特点

上海财经大学燕红忠教授作本次会议的最后一场主旨报告,他主要介绍了近代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进程、构成及其特点,并探讨了“双入超”和“磅亏”问题。

明清时期中西方货币发展的大分流,使得近代中国与西方金本位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汇率制度和外汇市场的发展路径。当西方国家建立金本位和固定汇率时,近代中国则发展出一个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汇率完全由市场机制所决定的开放性外汇市场体系。自通商开埠至法币改革前,近代中国外汇市场处于自由开放的环境中,逐渐发展出银行间外汇市场、大条银市场、标金市场和侨汇市场在内的多层次外汇市场结构。

燕老师指出,近代中国外汇市场发展使得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进出口商品缺乏汇率价格弹性,近代中国长期存在的“双入超”现象。而白银汇率的长期贬值则造成了严重的“镑亏”问题,对近代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负面影响。

本次会议是厦大经济学科第三次举办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学术研讨会,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及包括《经济思想史学刊》《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等众多国内重要学术期刊的支持。

会议共设置17个专题分会场,每个分会场均设置讨论环节,主题涵盖经济发展与思想史、国家与赋税、政治史与思想史、大分流的再思考、经济波动与应对、国家与市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近代工业化与贸易发展、近代开放与创新、经济政策与理论、经济政策与发展、科举与社会发展、传统社会与现代化、商业文化与组织制度、社会与环境治理、农业与社会治理、宗族文化的当代影响等,来自三十余所高校、科研单位的50位中青年学者带来精彩报告。

自2021年起,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经济学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联合发起“历史视野下的经济发展与思想演进”学术研讨会,计划每年举办一届,旨在进一步推进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跨学科交流,促进传统优势人文学科的整合与提高,为全国年轻学者打造一个了解和把握学科前沿动态的综合学术平台。

(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 周梦娜)

TOP